排序: 筛选结果 507 个课程,1573 门视频

庚其讲清史

主讲: 李庚其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33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本课程由参与《清史》撰稿人李庚其老师带你走入清朝200多年的历史卷轴中,从帝王将相到商界传奇,从军事战争到经济文化,打破固有认知,带你重新认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观念、知识与技术: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主讲: 孙喆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3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16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在西欧国家海外殖民扩张和天主教会发展异教徒的双重需求的推动下,耶稣会士踏上前往东方的旅程,他们以其灵活的传教方式得到中国统治者的接纳,从16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后期,持续进行了两个世纪的传教活动,并在康熙时期达到高峰。

回顾、反思与展望:中国文论话语建设七十载

主讲: 生安锋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3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本讲座将以后殖民主义和新历史主义这两股西方文化思潮在中国学界的传播与接受为例,梳理这些思潮在中国的接受和变化状况并对所引发的问题做出反思,指出其在传播过程中所带来的很多问题,以及国内学界对理论引入的深刻思考等。

康熙乾隆南巡评议

主讲: 黄爱平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4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六十年中,他曾经六次南下巡视,他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可见,乾隆皇帝将南巡的工作作为他毕生最重要的事功之一。但是他六次下江南,开支浩大,这也成为了乾隆中叶国势渐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屈原价值的历史发现与现代重估

主讲: 方铭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4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方铭从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切入主题,讲述了端午节的起源与发展,在论述端午节与屈原之间的关系之前,讲述了伍子胥与端午节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端午节在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也在此过程中,同学们间接了解到屈原所处的历史环境背景。通过众多的案例,同学们认识到屈原所处社会环境之险恶,以及与在此环境之下如屈原一类的士族的生活艰辛。

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

主讲: 韩毅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6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宋初,最高统治阶级将疫病流行引起的灾害与仁政统治联系在一起。宋真宗时期,国家将疫病流行引发的“疫灾”和“畜灾”同“旱灾”“水灾”一起,列为宋代四大自然灾害,采取优先防治的战略。瘟疫的救治与否,成为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标志。

台湾1945

主讲: 解说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12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台湾·1945》主要截取1943年至1946年底台湾光复前后“筹备-接收-重建”三大阶段的重要史实和代表人物故事,从政治与军事的接管,经济与社会的重建,文化与教育的正本清源等方面深入探寻台湾回归祖国的艰辛历程,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唐代宦官:帝国的中流砥柱还是腐朽势力

主讲: 陆扬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3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宦官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向来拥有一个非常不光彩的形象。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构成:一方面是因为封建时代的话语权基本掌握在士大夫阶层手中,对于他们来说,像宦官这种所谓“刑余之人,阉患遗丑”,竟然敢与自己争夺权力,自然是没有什么客气对待他们的必要,大力的抹黑他们的形象,让他们遗臭万年才是第一要务。

中国传统疫病应对的特点、成效与启示策略

主讲: 余新忠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4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本课程以历史主义的态度,从整体上思考并总结了中国传统疫病应对的举措,包括古代朝廷和官府所采取的举措、日常预防措施、卫生习俗、疫病治疗成就等,同时分析总结了疫病应对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防疫成就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中国古代史上的隋唐时代

主讲: 叶炜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4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论述的是中国中古时代封建社会发展时期后期的历史,主要叙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强盛时代——隋唐两朝的史学。从中可以看到隋唐的史学发展、历史演变的过程以及相关的焦点议题,从而多方面、深层次地探索了隋唐强盛发展的原因。

上一页 1 ... 3 4 5 ... 5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