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陶东风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3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如果说祛“文革”之魅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取向的政治精英获得自身合法性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策略,那么,祛“革命文学”之魅则是新时期文学获得自身合法性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策略。因此,对当代“革命文学”传统的反思和批判成为新时期文学历史性出场的第一幕。
主讲: 赵珩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3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了一下五方面的内容:一、唐、五代是中国山水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二、北宋和南宋时代是山水画的辉煌时期;三、元代是山水画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四、明清山水画的主流思想与形成因素;五、文人精神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
主讲: 杨联芬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5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小团圆》一书很沉闷,压抑的让人透不过起来。所以很多人看不进去。真正就像她那句“生活就像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外人看来多么光辉夺目,其实内心里张爱玲始终没有幸福过,孤独一世,令人嗟叹。
主讲: 孙克强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4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雅和俗是中国古典文学思想的一对重要范畴,又是一个历久常新又无处不在的命题。雅和俗是一对相反相对而又相辅相成的概念,古人往往对举而论之。雅俗可表示古今、文野、高下、精粗、正奇、正变、清浊等。在思想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儒、道两家,对雅俗都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主讲: 李春青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4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
主讲: 李山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4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诗是一个民族的灵性的展现,记录了一个民族在其文化创生期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以及对一切美好的憧憬。时至今日,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性乃至语言语词,都可以从诗中追溯到它们的来源。
主讲: 刘运峰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6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鲁迅所编印的画册,大概要数上述几种最能体现他的美学观念。还有一部亚历克舍夫的《城与年之图》,亦在其列。此书包括鲁迅所作小引,曹靖华写的费定著《城与年》概略,亚历克舍夫的全部二十八幅木刻——由画家手拓,鲁迅逐一写有简要说明。
主讲: 翁连溪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4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中国古代版画史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版画的兴衰,从有明确纪年的唐咸通九年(868年)王玠施刊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扉画,历宋、金、元到“光芒万丈”的明万历、天启、崇祯时期,再从清康雍乾内府版画、姑苏版画的繁荣再至清末版画的衰微。中国版画乃至绘画的历史传承关系是很清晰的,每一个历史坐标上,也就是每个时代都有标志性、代表性的作品存世,这是我们评价一段历史的基本依据。
主讲: 陈池瑜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4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等人提出“国画改良”“美术革命”的口号,水墨画的改良和革新一直没有间断。本期讲座中,陈池瑜老师将为大家讲解中国水墨画的现代变革与发展。
主讲: 余新忠 分类:文化建设 课时:3 发布时间:2022/11/28
简介: 晚清时期笔者的一位在京城有一定书法声名的族人(浙江昌化人)法云和尚故事的钩沉,对如何认识民间传说以及如何让微观史和地方史研究走向总体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民间的传说未必全然无据,而正式的文献记载也不见得全然可靠,传说或口述,固然不可尽信,但也一定不能忽视作为钩沉史实线索的意义。